群文动态

榕艺“材 ”知道|技藏巧思:器道相生,凿裁锦绣纳闽韵
发布时间: 2025-05-01   

走近福州非遗传承人



榕艺“材”知道

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

   日前,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

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

传承人名单

福州共有24位传承人入选


本篇将为您介绍

传统技艺等类别的传承人

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传承人的世界

品味千凿百斧的焕新古法

和尖流转的巧艺天工


木艺与民韵



林秀敏

福州象园木雕工艺



向上滑动阅览

林秀敏2017年入选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。从业36年,自幼随父林学善学习福州象园木雕技艺,精通龙眼木、黄杨木雕刻,作品古朴大方、人物生动。培养学徒近百人,多名获省级工艺类奖项表彰。

主持创立福州艺博园木雕艺术馆及工艺学堂,培养近百名学徒。积极参与公益活动,举办“百年传承-匠心守艺”等专题展,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,参与上海世博会、西班牙CCACO文化节等多项国际非遗交流,赴日美等国展演技艺,推动福州木雕(象园)的传承与发展。






陈忠

福州木雕(闽侯)



向上滑动阅览

陈忠2021年入选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。师从池敬和,精通木雕技艺,作品题材丰富,刀法传神,线条流畅。培养出多名省级木雕高级技能人才。

主导成立福州市木雕行业协会,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国家级工艺博览会,获金银铜奖百余项。创办中元艺术馆展出作品千余件,出版专著《格物天成意在中元-陈忠木雕与家具艺术》。多次承办市级木工技能赛事,搭建从业人员评选平台,输送专业技术人才。参与公益传承活动,在各大中专院校讲授技艺,推动校企合作。







金宁魁

福州木雕(闽侯)


向上滑动阅览

金宁魁2012年入选福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。师承福州木雕大师林家团,坚守传统师带徒传承方式,培养出百余名学徒。

多次举办“根系故土根雕作品展”“木雕非遗师徒传承展”等大型展览,开设非遗馆展厅宣传木雕技艺。参与两岸民俗文化节、海峡青年节等非遗展示活动,举办《七分天然,三分人工》等学术研讨,编撰《中国闽侯根雕大师金宁魁作品集》,推动福州木雕在院校教育、公共文化传播等领域的传承发展。






张庆明

山葡萄藤编织制作技艺



向上滑动阅览

张庆明2019年入选福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。自幼随父张天水学习山葡萄藤编织技艺。他创新开发绳编、菊花编等技法,将传统藤编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,设计出手提包、公文包等时尚箱包,拓展技艺应用场景。

成立福建植福实业有限公司,建立400平方米藤编展馆,开设33间工作室,培养多名传承人。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、进社区活动,举办残疾人专项培训、农村妇女技能班等公益活动,累计培训逾百人。推动该技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。举办福建藤编艺术展,通过电商平台推广藤编产品,促进技艺传承与传播。






陈连信

福州角梳制作技艺(闽侯)


向上滑动阅览

陈连信2019年入选福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。从业48年,自幼随父学习闽侯角梳制作技艺,致力于传统工艺传承。1999年创立南屿双福工艺加工场,建立非遗展示厅并开展研学活动,累计培养学徒百余人。

创新融合多地技艺改良古法工艺,探索现代机械与传统手工结合,推动角梳产品多样化和规模化。组织非遗进校园、社区等公益宣传逾百场,参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及地方文旅推广。主导制作的角梳多次获省市级奖项,2020年入选闽侯县十佳旅游伴手礼。






兰银才

畲族服饰


向上滑动阅览

兰银才2017年入选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。他自幼师从父亲兰曲钗,深耕凤凰装制作技艺,并创新融合现代裁剪工艺解决传统服饰舒适性问题。2014年建立“畲族服饰传承基地”,免费培训学员,带动蚕丝带生产,助力村民增收。

他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,在罗源松山中心小学、福州民族小学等校开设畲族刺绣课程,累计授课超800人次;参与闽台匠人大会、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等宣传活动,联合大中专院校开设畲族服饰研培课程,培养多名徒弟。其作品在第七届福建艺术节获优秀奖,2020年获全国畲族服饰大赛“优秀传承人”称号,参赛作品被景宁畲族博物馆永久收藏,持续推动畲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传播。






往期回顾

榕艺“匠”知道|工美新章:妙手呈珍,技承千年焕新彩



福州市文化馆

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

微信公众号、

视频号

群文数字平台

抖音:守艺福州

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信息

获取惠民演出相关资讯

参与艺术公益培训课堂

了解我市非遗保护现状